最新资讯



  首页 >> 专业项目 >> 正文

完善的校企合作运营机制文件
 

专业项目  加入时间:2012/04/12 14:24:52  宣传部   点击:

校企合作是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培养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成功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的基础是互利双赢,利益驱动是合作的内在动力。但由于没有体制、机制和制度的保障,校企合作普遍存在企业缺乏积极性、合作关系不对等、合作风险较大等问题,很难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因此建立校企之间的利益机制,激发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是解决校企合作形式化问题的根本途径。

一、合理的运行机制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前提

1)情感机制。情感机制是目前我国校企合作关系中相当普遍的运行机制。这既与我国的文化传统有关,也体现了我国当前校企合作发展过程中的自发性。很显然,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经济行为,以感情作为基础本身就是存在矛盾的。因此,以感情作为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与其说是一种聪明而低成本的做法,还不如说是无奈之举。

2)约束机制。这种机制主要是发挥政策、法规的约束作用,通过对企业以物质处罚等方式,促使企业参与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一般而言,企业是技能型人才的最终消费者,因而应承担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相应责任与义务。但是,我国还正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企业发展的整体水平不高,多数企业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增长方式没有真正从依靠简单重复和廉价劳动力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因而企业缺乏参与职业教育的内在动力。

二、利益机制是解决校企合作形式化问题的根本途径考察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我们不难发现,利益机制是校企合作的最根本机制。事实上,德国的校企合作之所以成功,固然是多方面促成的结果,但起根本性作用的还是利益机制。

深入考察我国的校企合作,企业缺乏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本质上是缺乏有效的利益驱动。一方面,职业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潜在、长远利益,与企业当前的、直接的经济利益存在着一定距离。另一方面,在与学校合作的过程中,企业很难获得与其期望一致的实际经济效益。

 

吉ICP备020190  地址: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长春市新电台街63号  邮编:130012  制作:网络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