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专业2010年建设成为吉林省第三批教学改革示范专业,同时成为国家骨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之一,国家和省财政将投入990万元用于工程机械专业群建设。项目建设重点是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带动本地区高等职业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
2008年以来,我院先后与吉林小松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吉林市原进筑路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吉林永大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吉林柳工机械销售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合作,成立了“吉林小松班”、“吉林原进班”、“吉林永大班”和“吉林柳工班”等20个冠名班,使工程机械专业学生全部实现了“冠名订单式”人才培养。以上8家冠名企业不但捐赠设备、投入资金支持工程机械专业建设,而且分别在工程机械实训中心建立小松实训室、柳工实训室等6个企业实训室,并设立“小松奖学金”、“恒日奖学金”等8家企业奖学金,用于表彰在理论学习、职业技能训练及其他方面表现优异的在校学生和优秀教师,调动师生的学习热情和工作积极性。由学院与企业共同制定冠名班的人才培养计划,企业安排兼职教师到校参与冠名班的理论及实训教学,学生生产性实习实训在冠名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按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培养,毕业时冠名班学生择优到冠名企业就业。几年来依靠校企双方设备、技术和人力资源优势共同培养企业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人才,取得了明显成效,开创了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良好局面。
为了加快工程机械专业建设,深化冠名订单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长期有效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实现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建设目标,在自愿、平等、互惠、互利的基础上,以人才培养、专业建设为载体,经学院研究决定,成立行业对口型工程机械分院董事会。董事会设董事长1人,常务董事6人,董事会监事1人,董事8人,秘书1人,秘书处设在工程机械学院,负责董事会的协调工作。董事会成员均为工程机械学院各冠名企业法人或总经理,分别与学院共同签订《联合办学协议书》,若某成员单位不能能执行《联合办学协议书》的相关内容,则将召开董事会辞去该董事职务,取消与之合作办学的各项事宜。各位常务董事均被学院聘为客座教授,参与学院的各项重大决策,达到教授治教、教授治校的目的董事会的组织机构如下:
董事长:韩清林 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机械学院院长 副教授 高级考评员
常务董事:刘昕辉 吉林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副院长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杨晔炀 吉林小松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总经理 高级工程师 学院客座教授
靳世杰 吉林市原进筑路机械有限公司 董事长 高级工程师 学院客座教授
杨驰生 北京恒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董事长 高级工程师 学院客座教授
姜继新 吉林永大集团 董事长 高级工程师学院客座教授
宋伟顺 吉林柳工机械销售有限公司 董事长 高级工程师 学院客座教授
董事:房井宏 吉林东吉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董事长 高级工程师 学院客座教授
赵克利 吉林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李进晨 北京恒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高级工程师
张会 山东山重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总经理 高级工程师
田君 吉林山推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总经理
孙玮临 吉林山重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总经理
李栋林 吉林市原进筑路机械有限公司 总经理 高级工程师
高勇 吉林柳工机械销售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高级工程师
董事会监事:孔春花 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机械学院党总支书记 就业指导师
董事会秘书:马琳 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机械学院秘书 副教授 高级考评员
董事会的主要职责在于构筑分院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为分院发展争取多方面的支持,建立分院与企业良好的联姻关系,对分院的办学起咨询、指导和支持作用。董事会成员由企业领导、政府官员和行业专家组成 ,形成分院教育管理主体多元化。
董事会成员单位由分院和合作企业所组成,以分院为主体,其它成员单位每年要投入一定数量的资金和设备,支持工程机械专业建设和长远发展。各成员单位每年提出定向培养计划,分院负责招生,分院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院按照方案实施培养计划,企业负责冠名订单班学生实习实训、顶岗实习、就业实践及就业,校企合作共同进行人才培养,实现从招生、培养到就业的全方位、全过程合作。
董事会的成立,将成为分院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将进一步整合学校和企业资源,实现双方共建多方共赢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在校企合作办学,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上实现突破,逐步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建立校企合作育人的长效运行机制,提升办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企业、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按照国家骨干院校建设要求,把专业建设成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工程机械专业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在全国高职高专工程机械专业建设中起到带动与示范作用!